特别声明:
本网页并非“齐鲁师范学院︱QiluNormalUniversity”官网,页面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,只作展示之用,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;如果有与“齐鲁师范学院︱QiluNormalUniversity”相关业务事宜,请访问其网站并获取联系方式;【25Qi网址导航】与“齐鲁师范学院︱QiluNormalUniversity”无任何关系,对于“齐鲁师范学院︱QiluNormalUniversity”网站中信息,请用户谨慎辨识其真伪,如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25Qi网址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西京学院坐落于古城西安,是省属普通民办本科高校、陕西省“一流学院”建设单位。 学校创建于1994年,2005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,2009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,2010年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,2011年学校获批成为“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”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,201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,2018年被陕西省确立为“一流学院”建设单位,202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,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。建校20多年来,学校始终秉承“诚、健、博、能”的校训,以创办“有使命,有远见,有智慧”的高水平大学为己任,形成了“无私奉献、报国为民、挑战极限、追求卓越”的西京精神。 学校立足为区域经济服务,坚持特色发展,确立了以“三大专业群”建设为主的专业发展规划,即以智能制造为牵引的工科专业群,以审计学、会计学为引领的经济管理专业群,以视觉传达设计为轴心的现代艺术设计。学校现有5个专业硕士点,39个本科专业,多次被授予“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“陕西省文明校园”“平安校园”等荣誉称号。 学校以培养人格健全、基础知识扎实、专业实践能力强、勇于创新,能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,解决一定复杂问题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明确了“匠心精神+艺术素养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,“四个一”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。
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,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——秦皇岛。学校始建于1941年,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,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,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。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、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、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、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是河北省首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院校、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。 学校现有秦皇岛、昌黎、开发区3个校区,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(1424亩),建筑面积41.5万平方米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.43亿元,馆藏图书文献183.7万册、电子图书245.3万册,中外文纸质期刊424种,各种类型数据库33个。有国家认证的电子生物标本馆1个,附属职业中学1所。 学校设有研究生部、动物科技学院、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、园艺科技学院、海洋资源与环境学院、城市建设学院、化学工程学院、机电工程学院、食品科技学院、工商管理学院、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、财经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文法学院、教育学院、艺术学院、物理系、体育与健康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等20个二级教学单位,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.1万余人、各类硕士研究生905人。现有在职教职工1665人,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933人,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1人;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80人,其中教授148人;有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524人。累计110人次获评“省管优秀专家”、“政府特殊津贴专家”等省级以上专家称号,有教育部及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1人。
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组建于1979年,经历了由最初的工程经济系、管理工程系、经济管理学院、工商管理学院到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。 管理学院拥有一支深谙世界先进管理理念、熟悉中国企业发展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121人,其中教授54人,副教授40人,讲师27人,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6%。教师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,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人,“华中卓越学者”领军岗、特聘岗、晨星岗、教学岗共计25人。学院还聘请了一百余名学术造诣深厚、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、业界精英担任管理学院的顾问教授、兼职教授或业界导师。 管理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、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,工商管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。有管理科学与工程、工商管理、经济法学等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硕士(MBA/EMBA)、会计硕士、工程管理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。有工商管理、市场营销、财务管理、会计学、财政学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物流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及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,其中工商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财政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2000年,管理学院MBA在由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前两批试点院校MBA合格评估中排名第7。2002年,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首批EMBA试点单位。2012年,学院首次通过了国际三大认证之一的国际工商管理协会(AMBA)认证,并于2016年和2021年分别再次通过认证,获五年最高认证期限。
齐鲁师范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。学校具有悠久办学历史,其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华东大学教育学院;1949年由山东益都(青州市)迁址至山东济南;1960年更名为山东教育学院;2010年改制更名为齐鲁师范学院。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,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。 建校70多年来,学校秉承“博学明道,崇德象贤”的校训,坚持“师范性、地方性、应用型”办学定位和“转型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创新发展、开放发展”理念,实施“质量立校、人才强校、特色名校、文化铸校、服务兴校”发展战略,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持续提升办学水平,形成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、文化育人等办学特色,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 学校现有历下和章丘两个校区,占地面积84.98万平方米,校舍建筑总面积30.45万平方米,固定资产总值10.29亿元,馆藏纸质图书135万余册。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,42个普通本科专业,涵盖教育学、文学、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。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。现有1个国家一
安徽新华学院是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,位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,校园紧邻大蜀山。学校于2000年创办成立。2005年5月,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,更名为安徽新华学院。同年12月,安徽新华学院党委正式成立。2009年,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。2013年,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。2015年,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。2017年,获批全国“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”。2018年,实现留学生零突破。2019年,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,办学层次提升迈出坚实一步。 学校坚持“教育为民、育人为本、服务社会”的办学宗旨,根据“需求导向、产教融合、错位争先、特色发展”的办学思路,实施“专家治校、人才兴校、质量立校、特色强校”的治校方略,遵循“立德、立业、立人”的育人理念,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经过多年探索,确立了“四注重、四突出”的人才培养思路,初步形成了“三个三位一体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构建了“三平台、六模块”的课程体系,基本建立了“三级、四督、五系统”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,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,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。 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,校舍建筑面积50万余平方米。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3000余人,其中本科近20000人。专任教师1400余人,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2%。学校实验实训中心现有各类实验室251个。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超过300万册。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,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,是首批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,首批“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”和“大学生创业培训定点机构”,拥有1个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(AA级)。设有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、药物研究所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十多个各类研究机构。
绍兴文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全日制综合性高等学校。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,鲁迅先生曾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(校长)。1996年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等合并建立绍兴文理学院。2000年绍兴卫生学校、上虞师范学校、绍兴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并入。2005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。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。 学校坐落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,拥有本部(风则江、南山)、兰亭、上虞等校区,占地面积2217.73亩,总建筑面积91.5万平方米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.62亿元,馆藏纸质图书194.3万册,电子图书约128.35万册,各类中外文电子期刊214.48万册,数据库51个。设有16个二级学院。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,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.5万余人。另有独立学院(元培学院)和直属附属医院。